首页 >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能规划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河岸式溢洪道布置包括( )。

A.进水渠

B.控制段

C.泄槽

D.消能防冲设施

E.出水渠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河岸式溢洪道布置包括()。 A.进水渠 B.控制段 C.泄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其中进水渠长约260m,渠底为平坡,底宽50m。进水渠在控制段前30m布置为直线段,并设混凝土衬砌,上游其余渠底不衬砌,则混凝土衬砌厚度取( )cm。

A.50

B.40

C.30

D.2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设计流量2000m3/s。堰体采用WES型实用堰,下接矩形断面陡槽,泄槽底板起始高程416.72m,底坡i=0.0325,泄槽内布置收缩段,底宽由14m收缩至12m。收缩前后的槽内水深分别为5.46m和6.455m,则泄槽边墙收缩角为( )。

A.7.2°

B.4.5°

C.5.6°

D.6.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进水渠较长并布置有弯段,需要在控制段之前设置渐变段。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65.00m,设计洪水位为367.20m,校核洪水位为369.10m,堰顶高程为355.00m,堰前进水渠底板顶高程为350.00m。转弯处进水渠渠底宽度为60.00m。控制段之前渐变段长度和进水渠渠道转弯半径是( )。

A.渐变段长度L≥30.00m,进水渠渠道转弯半径R≥240.00m

B.渐变段长度L≥38.20m,进水渠渠道转弯半径R≥240.00m

C.渐变段长度L≥34.40m,进水渠渠道转弯半径R≥240.00m

D.渐变段长度L≥28.20m,进水渠渠道转弯半径R≥240.0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溢洪道纵向勘探剖面线上的坑孔位置,应尽量照顾到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的布置情况,如在( )等部位应有勘探孔控制。

A.溢流堰

B.溢洪道进水渠

C.挑流鼻坎

D.消力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445.00m,设计洪水位445.50m,校核洪水位446.30m。其中,进水渠长约260m,渠底为平坡,底宽50m,两侧设直立式导墙。溢流堰建基高程423.00m,堰顶高程431.00m,则导墙顺水流方向长度为( )m。

A.47

B.45

C.46

D.44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353.50m,设计洪水位354.50m,校核洪水位355.00m。溢流堰堰顶高程346.50m,进口底板高程340.00m,其中进水渠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组成,长约150m,渠底为平坡,底宽50m,则在控制段前的直线段长度为( )m。

A.17

B.16

C.15

D.14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山区水库库容5.7×108m3,在拦河坝左侧较远处设置溢洪道宣泄洪水,水库正常蓄水位445.00m,设计洪水位445.50m,校核洪水位446.30m,地震设计烈度Ⅶ度。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溢洪道下游采用贴坡式边墙。在核算下游贴坡式边墙抗倾覆稳定时,对于检修工况必须满足( ),对于地震工况必须满足( )。

A.K检修≥1.5,K地震≥1.3

B.K检修≥1.3,K地震≥1.3

C.K检修≥1.5,K地震≥1.0

D.K检修≥1.3,K地震≥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溢洪道基础节理裂隙发育,以构造或风化型为主,大部分微张,胶结较差。泄流宽42m,采用挑流消能,挑流鼻坎为连续式,鼻坎顶高程366.50m,反弧半径为25m,挑角25°。设计洪水位时:上游水位445.00m,下游水位362.30m,相应泄洪流量3610m3/s;校核洪水位时:上游水位446.07m,下游水位364.18m,相应泄洪流量4823m3/s。由此计算其冲刷坑最大水垫深度在设计洪水时为( )m,在校核洪水时为( )m。

A.39.14、45.13

B.38.05、42.396

C.35.27、39.68

D.43.65、47.54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泄槽段需要设置矩形急流弯道段(简单圆曲线),已知:弯道处泄槽宽度为48.00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取规范规定的中值,弯道处流速为10.00m/s,重力加速度取9.81m/s2。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弯道段外侧水面与中心线最大横向水面差是( )。

A.△h=1.699m

B.△h=1.274m

C.△h=1.019m

D.△h=1.133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444.00m;设计洪水位445.00m,相应泄量3610m3/s;校核洪水位446.07m,相应泄量4823m3/s。WES型实用堰,矩形断面陡槽,泄槽底板起始高程416.72m,底宽42m,底坡i=0.018。泄槽起始断面水深在设计洪水时( )m,在校核洪水时( )m。

A.3.78、4.23

B.5.03、5.87

C.4.95、5.72

D.4.16、5.6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岸坡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溢流堰体采用WES型实用堰,下接矩形断面泄槽。溢流堰堰顶高程199.80m,堰体上游铅直,溢流堰共5孔,单孔净宽12m。工作闸门为弧形闸门,由液压启闭机启闭。在上游库水位203.00m时,闸门开启高度3.0m放流,相应泄量为( )m3/s。(不计入行近流速水头,流速系数0.495,闸墩侧收缩系数为0.90)

A.706

B.677

C.812

D.633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