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社会主义建立以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开始了最初的探索。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社会主义建立以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有()

A.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仍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B.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我们就能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

C.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D.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解决仍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B.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C.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D.无产阶级专政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回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经济多元发展,社会意识也呈现多元局面:社会主义是主流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回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经济多元发展,社会意识也呈现多元局面:社会主义是主流思想,西方思想随着改革开放也进入中国,传统思想如国学开始复兴。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八荣八耻”。

材料二:

“八荣八耻”是与现实相符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材料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说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因为( )。

A.它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它关系到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它关系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它关系到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E.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从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从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靳辉明,谷源样.2004.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下卷.海口:海南出版社. 材料2 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李慎明.2006.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84. 材料3 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敞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李慎明.2006.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83.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的精辟论述包括()。

A.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B.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C.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D.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长期探索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和政府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变革?成效如何?存在什么弊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表现在

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后,必须()

A.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B.进行阶级斗争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实行按需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

A.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B.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C.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D.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