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学原理与方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甲见乙被丙推人河中,便跳入河中将乙救起,在救乙过程中,甲腿部被划伤,并所带手机损坏,为此花去医

药费和手机损失共计5000元,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为无因管理

B.甲的损失应由乙赔偿

C.甲的损失应由丙赔偿

D.甲的损失应由乙丙负连带责任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见乙被丙推人河中,便跳入河中将乙救起,在救乙过程中,甲腿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高呼救命,甲却不予援救;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但丙不认识甲乙两人,也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最后乙被淹死。在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

A.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构成共同犯罪

C.均不构成犯罪

D.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8岁,父母双亡,和祖父一起生活。在学校因和1l岁的乙发生口角,被乙推人池塘,幸被老师发现救起送医
院抢救,花去医疗费10000元。甲祖父与乙父协商未果,代甲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结合案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的祖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突然瘫痪,甲又没有其他亲人,则应当终止诉讼

B.若甲的祖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突然瘫痪,甲的祖母和堂兄又都不愿意代甲参加诉讼,则应当终止诉讼

C.本案的原告是甲,被告是乙

D.本案被告本应为乙,但由于乙不具有赔偿能力,所以可以将乙父作为共同被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表示接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对此,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

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担的上述义务

C.丁国如果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接受了上述权利

D.丁国不得拒绝接受上述权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某日晚到洗浴中心洗浴。甲进入该中心后,根据服务员乙的指引,将衣服、手机、手提包等财物锁人8号柜中,然后进入沐浴区。半小时后,乙为交班而准备打开自己一直存放衣物的7号柜,忙乱中将钥匙插人8号柜的锁孔,但居然能将8号柜打开。乙发现柜中有手提包,便将其中的3万元现金拿走。为迅速逃离现场。乙没有来得及将8号柜门锁上。稍后另一客人丙见8号柜半开半掩,就将柜中的手机(价值3000元)以及信用卡拿走。由于信用卡的背后写有密码,第二天,丙持该信用卡到商场购买价值2万元的手表。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D.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以下甲、乙、丙、丁,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是:()

A.甲为监狱管理人员,一日监管当中由于对被监管人实施了过度虐待而导致其死亡

B.乙男欲摆脱前女友的牵绊开始全新的生活。遂以相约自杀的名义欺骗前女友自杀,结果前女友自杀身亡,乙男见前女友死后便离开

C.丙在工作当中,对其下属小张的工作极其不满,便对其平时的工作失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结果小张想不通,心里承受不住而自杀

D.丁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组织人死亡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男,18岁,四川省某县农民。乙,男,15岁,四川省某县农民。丙,男,40岁,重庆市渝中区无业人员。来渝打工的甲、乙
经他人联系,欲从丙处购买50克海洛因带回家乡倒卖。事前约定价格为每克180元,但在约定地点交易时,丙称进价涨了,低于200元不卖,甲、乙则坚持按约定的价格交易,双方争执不下。甲、乙见交易不成便逼近丙,甲将丙的左手抓住,乙动手在丙身上搜海洛因。此时,丙用右手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朝着甲的胸部连刺两刀即逃跑。甲被刺后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两日后丙被抓获。

问:本案中甲、乙、丙的行为的性质该如何认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A、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

B、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

C、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便指使本店的伙计乙某往丙某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乙某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某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

D、甲某因为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在审问中,甲某又主动交代其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构成不作为犯罪。

A.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B.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C.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

D.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共用一条河灌溉,甲的地在河的上游。为确保农田灌溉,甲在河中筑了一条水坝,使下游土地用水量减少到正常水流的四分之一,致使乙的禾苗因缺水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应当共同协商,合理分配用水

B.甲未截断水流,对乙不承担赔偿责任

C.甲应当根据乙请求拆除水坝

D.甲取得乙同意可以不拆除水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16岁)与乙(12岁)在同一中学读书,是邻居。一天两人放学后一起回家,路上见另一邻居丙家的车停在路边。甲对乙

甲(16岁)与乙(12岁)在同一中学读书,是邻居。一天两人放学后一起回家,路上见另一邻居丙家的车停在路边。甲对乙说:“这小子讨厌,上次踢球把他的车碰了一下,把们臭骂一顿,你去把车胎给扎破,出口气。”乙于是找来一大铁钉将车胎扎坏。正巧被路过行人丁看见,大声制止,乙慌忙把手里抱着一台电脑的戊给撞倒,电脑摔坏。问: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