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管理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官方文章说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中新社北京2003年1月28日电 新华社28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

官方文章说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中新社北京2003年1月28日电 新华社28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文章说,自2001年11月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4个月下跌,但并不能因此得出中国已出现通货紧缩的结论。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出现衰退(GDP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当前,中国物价水平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货币供应量却在持续上升,1998—2002年狭义货币Ml的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经济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不能仅根据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就断言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文章说,当前中国物价下降的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基本正常范围。从理论上讲,物价涨幅在正负1%之间,均可视做物价稳定和正常。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2002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8%,仅下跌0.2%,远低于同期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1.8%的幅度。

文章认为,从影响当前市场价格下降的因素来看,主要是良性因素,即更多的是受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的影响,受开放扩大、改革深化的影响。就主要短期因素而言,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平均关税税率普遍下调,关税总体水平由 2001年的15.3%降到2002年的12%,涉及商品税目5300多个,降税涉及面达 73%;二是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电力、交通、通信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采取有力措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程序,初步遏制了教育乱收费、药品价格和农村电费虚高等势头,使政策性提价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动作用大为减弱。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从几年前的10%缩小到2001年的7%,2002年进一步回落到1.8%。从长期因素来看,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国资本来华投资增加。外国企业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与中国充裕的劳动力相结合,使得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问题:通货紧缩如何界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官方文章说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中新社北京200…”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为什么说早期的很多纪录片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考察专栏文章《中国国际收支分析》附表中的数据,并结合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由松到紧,又
由紧到松的变化,说明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硬资金约束的因素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著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文章里他都谈及他的艺术观念。

A.《卧虎说》

B.《四十岁说》

C.《中国当代文学缺乏什么》

D.《浮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哪个症状不是疾病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表现()。

A.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担忧

B.存在躯体症状

C.并不存在躯体症状

D.出现适应不良的回避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广义说认为固定工与用人单位虽存在劳动关系,但并不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
广义说认为固定工与用人单位虽存在劳动关系,但并不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著名文章,这篇文章是 ()。 A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著名文章,这篇文章是 ()。 A . 《少年中国说》

B.《新旧思潮之激战》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战后之世界潮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蔡元培率先将“美育”一词引入中国,并撰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以美育代宗教》

B.《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C.《论教育之宗旨》

D.《摩罗诗力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哪个症状不是躯体症状障碍的典型症状表现()。

A.对自身躯体症状持续的高焦虑

B.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身的躯体症状上

C.其实并不存在明显的躯体症状

D.个体感到十分痛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毛泽东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文章是()

A.《井岗山的斗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新民主主义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