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03年6月后,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WTO的框架基础和经济实际需要,分别签署了(),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A.单独关税区

B.入世议定书

C.CEPA

D.自由贸易协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2003年6月后,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WT…”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确定了内地与港澳在()领域的开放措施和实施目标。

A.技术贸易

B.贸易投资便利化

C.货物贸易

D.服务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WTO的法律框架中,《政府采购协议》属于诸边贸易协定,仅对签署方有约束力,成员方可以自愿选择
参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每年向中央政府述职的时间是:()

A.41640.0

B.42004.0

C.41913.0

D.4199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与东盟于()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例后来被称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以

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例后来被称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以下简称“非典”)的病例在广东佛山出现,然后不断扩散,部分医疗系统人员受到感染,甚至死亡。2003年春节长假后期,广东进入“非典”发病高峰期,但却未见任何来自新闻媒体和政府权威部门的信息。2003年2月11日,在疫情已出现近3个月后,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才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新闻发布会虽然开了,但有:关疫情的相关资料,包括其传染性、临床特征和治疗手段等却并未广泛告知。正是在社会和公众茫然不觉的情况下,“非典”开始从广东向全国蔓延。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55年来第一次旅行警告,劝告人们不要前往广东和香港。4月3日,时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举行记者会进行回应,声称中国“非常安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北京只有12例“非典”患者。4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刊载了北京301医院军医蒋彦永的署名信,暴露出中国“非典”实情,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尽管中国的媒体少有报道,但有关“非典”病毒的信息已通过电话、短信等非正式渠道迅速大范围的传播。4月20日,中国迎来抗击“非典”的历史转折点:“非典"被列入法定传染病,张文康与孟学农被免职,全国“非典”疫情要求一天一报。之后,全国形势开始明朗,抗击“非典”取得最终胜利。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束对中国的旅游警告。 针对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非典”初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公共卫生信息的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将下列文件分别组合成三至四个案卷,并拟制案卷标题:(1)利华公司2003年2月份经理会议记录;(2

请将下列文件分别组合成三至四个案卷,并拟制案卷标题:(1)利华公司2003年2月份经理会议记录;(2)利华公司2003年销售计划;(2)市工商局关于年检工作的通知;

(3)利华公司致香港凯福公司关于合作事宜的函;(5)利华公司4月份经理会议记录;(6)市物价局关于物价检查的通知;

(7)香港凯福公司关于合作事宜给利华公司的复函;(8)利华公司2003年6月份经理会议记录;(9)利华公司与香港凯福公司会议纪要;(10)利华公司2003年8月份经理会议记录;(11)市税务局关于税务自查的通知;(12)利华公司2003年销售工作总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拥有自行发行货币权、独立的司法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权限主要有()。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E.监督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05年财政政策定位:由“积极”到“稳健”。 (一)政策出台:中央政府决策调整财政政策。200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

2005年财政政策定位:由“积极”到“稳健”。

(一)政策出台:中央政府决策调整财政政策。200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稳健的财政政策将于2005年全新登场。

(二)政策背景:“稳健”是当前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扩大内需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直到2004年,7年间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拉动形成的投资总规模为5万亿左右,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这些对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解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均起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由相对低迷逐渐走向稳定高涨,GDP增长速度跨入9%以上的区间,并在2004年一季度继续高攀9.7%,经济进入了新一轮扩展期,人们对于投资过旺、经济偏热的关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财政自身的风险也迅速加大。目前中国已经累积了2万多亿元国债规模,特别是近3年来赤字规模连续3年突破:3000亿元,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198亿元,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于是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内容:稳健财政政策的“十六字”方针。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问题:

请运用政策调整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原因和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有()。

A.绩效评价制度以“目标与产出框架”为其理论基础

B.绩效评价对象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对各政府部门,各单位及项目的评价

C.这项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了一种以成本为基础和导向的管理责任制

D.目标的确定是否实际,可行是绩效评价的内容之一

E.政府绩效评价主要是由财政与管理部组织领导,各政府部门分别实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