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儿,5岁。脐周疼痛2月,疼痛呈发作性,能自行缓解,嗜异食,大便3日一行,干结,夜寐齘齿,形体壮实,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诊断为蛔虫病。宜予使君子散加()治疗。

A、川楝子、郁金

B、大黄、玄明粉

C、藿香、佩兰

D、胡连、山栀

E、枳实、厚朴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患儿,5岁。脐周疼痛2月,疼痛呈发作性,能自行缓解,嗜异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儿,5岁。反复脐周疼痛,嗜异食,面部白斑,无肛门搔痒。大便病原学检查,宜选下列()项最为合适。

A、饱和盐水浮聚法

B、透明胶纸法

C、大便常规

D、棉签拭子法

E、大便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儿,7岁。反复脐周疼痛半年,发作加重一天,纳差,食入即吐,大便2日未行,腹胀满,扪之有团块,舌苔黄
腻。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驱蛔承气汤

E、调胃承气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40岁,因“腹痛”来诊。患者腹痛起于脐周,腹壁柔软,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苔薄黄、脉弦。治疗除主方外,最为适宜的配用穴位是

A、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血海

B、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大肠俞

C、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大椎

D、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足三里

E、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气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男性,38岁。脐周疼痛,伴间歇性腹泻3月,粪便呈暗红色,腥臭。光镜检查: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及夏-雷结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阿米巴肠病

C、肠结核

D、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E、慢性血吸虫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痛风诊断依据 ()

A患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B、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C、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D、有可疑的痛风石

E、有关节游走性疼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A.上腹部不规则疼痛

B.上腹部饥饿痛,夜间痛

C.右上腹痛

D.脐周疼痛

E.腰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儿,5岁。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昏谵语,考虑为惊风湿热疫毒证。确诊需依靠

A、腹部疼痛

B、里急后重

C、恶心呕吐

D、脓血便

E、舌红苔黄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蛔虫病的主要疼痛部位是

A、左下腹

B、右下腹

C、脐周部

D、胃脘部

E、痛无定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儿,5岁。高热,双侧腮部肿大2天,以耳垂为中心,疼痛,坚硬拒按,舌红苔黄,脉数。其病机是()

A、邪犯少阳

B、热毒壅盛

C、邪陷心肝

D、气血凝滞

E、余邪留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王某,男,25岁,无诱因下出现腹部疼痛,发病初期以脐周较为明显,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无腹泻,后疼痛转至右下腹较明显,以“阑尾炎?”收住入院,问对于患者的腹痛情况,在护理方面应做哪些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患儿男性,6岁,因“腹痛2天”来诊。患儿胃脘下,脐部以上疼痛,拒按,面色潮红,恶心、嗳气,大便3日未行,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治疗原则宜

A、温经散寒

B、温中补虚

C、活血化瘀

D、通腑泄热

E、消食导滞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