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男,38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膈俞、次髎

B、命门、阳陵泉

C、腰阳关、养老

D、命门、志室

E、次谬、阳陵泉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患者,男,38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43岁。干咳3年余。近1个月来,因过于劳累,咳嗽加剧,痰中带血丝,自觉手足心热,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尿少便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的临床意义是()

A、燥邪犯肺证

B、肝火犯肺证

C、邪热壅肺证

D、肺阴虚证

E、肺气虚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男,右侧腰部被撞后,出现腰痛、血尿,第二天因血尿加重来院求治,门诊检查右腰部青紫,可触及明显肿块,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

A.卧床制动

B. 给予止血药

C. 手术

D. 输血、补液

E. 应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引起痛风的诱发因素有()。

A.高嘌呤食物

B.感染

C.劳累

D.受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气短;
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A、心虚胆怯

B、心血不足

C、寒凝心脉

D、心阳不振

E、水饮凌心

代表方为A、归脾汤

B、安神定志丸

C、苓桂术甘汤

D、真武汤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50岁。心绞痛病史半年,近1周发作频繁,疼痛程度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20分钟,含硝酸甘油片后15分钟方可缓解。心电图示ST段下移,T波倒置。应首先考虑的是

A、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B、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38岁,近日突发皮肤瘙痒,遇风加剧,苔薄白。用药宜首选

A、白蒺藜、僵蚕

B、苦参、黄柏

C、地肤子、白藓皮

D、龙胆草、茵陈

E、地肤子、白僵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贾××,男,45岁。因劳累后受寒,出现发热恶寒,胸闷脘胀,继而身目皆黄,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浮。治疗的最佳方剂为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杏苏散

D、荆防败毒散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46岁。尿道中有白色分泌物滴出2年,劳累后更为明显,伴腰膝酸冷,放射至会阴部。形寒肢冷,精神不振,头晕。治疗应首选

A、龙胆泻肝丸

B、知柏地黄丸

C、杞菊地黄丸

D、济生肾气丸

E、右归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男,58岁,素有"胃病"史,近日因饮食不慎再次发作,症见恶心呕吐作时止,伴胃脘痞闷。诊见纳呆神疲,
大便微溏,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其应辨证为A、食滞内停

B、脾胃气虚

C、脾肾阳虚

D、脾胃阳虚

E、痰饮内阻

治法为A、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B、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C、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D、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E、健脾益气,化温上泻

宜选何方治疗A、小建中汤加减

B、黄芪建中汤加减

C、补中益气汤加减

D、香砂六君汤加减

E、沙参麦冬汤加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男,51岁。因暴怒后突然出现咳嗽,阵阵不休,痰少而黏,近日时见少量咳血。伴有胸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

A、燥邪犯肺

B、肺阴虚

C、肝火犯肺

D、肺气虚

E、肺热壅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黏稠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穴外,还应取

A、风门、大椎、合谷

B、章门、太白、丰隆

C、脾俞、胃俞、列缺

D、尺泽、列缺、外关

E、脾俞、太冲、阴陵泉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