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学> 数学物理方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黏度法测定中,纯溶剂和溶液的流出时间以多少为宜?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黏度法测定中,纯溶剂和溶液的流出时间以多少为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假如你有一根奥氏黏度计,K=2.00×10-2cm,L=11.0cm,V=4.00cm3,h=16.0cm。在以下测定中由于未进行动能改正会带

假如你有一根奥氏黏度计,K=2.00×10-2cm,L=11.0cm,V=4.00cm3,h=16.0cm。在以下测定中由于未进行动能改正会带来多大的百分误差?(1)测定氯仿的绝对黏度,在20℃下流出时间170s;(2)PMMA氯仿溶液的相对黏度,流动时间230s。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水为溶剂对乙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料液的x1,F=0.649(摩尔分数),呈露点状态

以水为溶剂对乙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料液的x1,F=0.649(摩尔分数),呈露点状态进塔。要求塔顶流出液中乙酸甲酯的浓度x1,D=0.95,其回收率为98%,要求塔级上的浓度xS=0.8,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计算溶液与料液之比和所需的理论级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试述(稀溶液)黏度法测定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试述(稀溶液)黏度法测定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离子在溶液中以______的形式存在,即中心离子被______的离子和溶剂化分子包围形成球状。其运动过程是______不
断生成和______破坏的过程。生成和消失的时间称为______。不对称的______对中心离子的运动起阻碍作用,称为______,又称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用稀溶液黏度法分别在温度T1,T2,T3下测定一高分子在同一溶剂中的特性黏数,若T1>T2>T3,则测得的特性黏数的大

用稀溶液黏度法分别在温度T1,T2,T3下测定一高分子在同一溶剂中的特性黏数,若T1>T2>T3,则测得的特性黏数的大小顺序为( )>( )>( )。

(a) T1时的特性黏数 (b) T2时的特性黏数 (c) T3时的特性黏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蒸发操作中,由于溶液中含有溶质,故其沸点必然低于纯溶剂在同一压力下的沸点。()

在蒸发操作中,由于溶液中含有溶质,故其沸点必然低于纯溶剂在同一压力下的沸点。( )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俗称为“工业味精”,可形成高黏度的胶体、溶液,有黏着、增稠、流动、乳化分散、保水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俗称为“工业味精”,可形成高黏度的胶体、溶液,有黏着、增稠、流动、乳化分散、保水、耐酸、耐盐等特性,且生理无害,在食品、医药、日化、石油、造纸、纺织、建筑等领域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工业生产上常以乙醇为溶剂。试以纤维素和其它必要试剂完成其合成,并提出其生产废液的综合利用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溶质形成理想稀溶液,溶剂的依数性表现为()。

A.饱和蒸汽压降低

B.沸点降低

C.凝固点降低

D.相比纯溶剂有渗透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ChP2015中采用GC法测定残留溶剂,可采用的测定方法有()。

A.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等温法

B.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

C.溶液直接进样法

D.填充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阿司匹林原料药采用酸碱溶液法测定含量时,所用的溶剂为

A.水

B.乙醚

C.中性无水乙醇

D.中性乙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将纯溶剂与溶液或将不同浓度的溶液放在一起而不使之混合,就能发生渗透现象,且纯溶剂与溶液间的渗透压大于不同浓度溶液间的渗透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