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中国法制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10万元购房,约定5年后归还,未约定是否计算利息。后甲外出打工与人同居。2004年4月9日,法院判决甲与乙离婚,家庭财产全部归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乙偿还10万元及利息

B.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偿还10万元

C.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和乙分别偿还5万元

D.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甲和乙连带清偿10万元及利息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10万元购房,约定5年后归还,未约定是否汁算利息。后甲外出打工与人同居。2004年4月9日,法院判决甲与乙离婚,家庭财产全部归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乙偿还10万元及利息

B.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偿还10万元

C.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和乙分别偿还5万元

D.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甲和乙连带清偿10万元及利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10万元购房,约定5年后归还,未约定是否计算利息。后甲外出打工与人同居。2004年4月9日,法院判决甲与乙离婚,家庭财产全部归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司考)

A.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乙偿还10万元及利息

B.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偿还10万元

C.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和乙分别偿还5万元

D.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甲和乙连带清偿10万元及利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市的李红与乙市的王文于1995年5月6日结婚。在王文的劝说下,李红同意婚后与公婆共同居住。1997年6月的一天,
王文到外地出差办事,从此便杳无音信。一年后,李红感觉公婆总是干涉自己的自由,居住在一起很不方便,便搬回甲市居住,同时依旧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王文的下落,但始终未能找到。2003年8月4日,李红向甲市自己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下落不明的丈夫离婚。当地法院受理案件后,认为王文已经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宣告死亡的条件,遂裁定中止了离婚案件的审理,并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王文的公告。一年之后,王文依然没有出现,于是法院作出判决,宣告王文死亡,并裁定终结了离婚诉讼的审理。

请问:上述法院的做法有无错误之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甲自有房屋1间,2000年5月1日与乙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由乙承租该房。同年8月6日丙向甲提出愿
意购买该房屋,甲即将要出卖该房屋的情况告知了乙。到了11月7日乙没有任何答复,甲与丙协商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卖给丙,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支付了全部房款。但在双方准备办理房产变更登记前数日,甲遇丁,丁愿以6万元买下该房。甲遂与丁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且双方第二天即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不久,丁向银行贷款,以该房设定抵押。现就本案例回答下列各题中所列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于2004年结婚后,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巨大而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在这种情况下,甲的监护人应是( )

A.甲的妻子乙

B.甲的父母

C.甲的儿子

D.精神病医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在乙家门口堆木柴,导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

B.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返还订婚彩礼

C.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

D.甲养的鱼因鱼塘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鱼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女)与乙(男)于1963年登记结婚,婚后收养一子女,购买房屋一套,1996年乙与比他小近30岁的丙相识,

甲(女)与乙(男)于1963年登记结婚,婚后收养一子女,购买房屋一套,1996年乙与比他小近30岁的丙相识,此后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同居生活,周围的群众都认为乙和丙是老夫少妻关系。2000年,甲乙将夫妻共有的房产以80万元的价格出售,该款项一直存在银行,准备另行购买房屋。 2008年初,乙因患肝癌住院治疗,禹去医院照顾乙,但遭到甲及其亲友的怒骂。2008年5月11日乙立下书面遗嘱,将其出售房屋所获款项的一半(40万元)、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手机一部合约50万元的财产遗赠给“朋友”丙所有。13日,当地公证处对该遗嘱出具了公证书。15日,乙因病去世。乙的遗体火化前,丙协同律师宣布了乙的遗嘱。甲感到十分震惊,双方再次发生争吵。当日下午丙诉至法院。原告诉称,原告与乙是朋友关系,乙立下公证遗嘱将价值约50万元的财产遗赠给原告,现在遗嘱生效,原告接受遗赠,但被告甲控制了全部财产,拒不给乙,因此甲侵害了丙的财产权,现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交付财产。 该遗产纠纷案诉至法院后,社会各界对该案十分关注,对于原告是否有权享有乙的财产,众说纷纭。如果丙取得遗产的所有权,有人认为过有悖于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如果丙不能取得遗产的所有权,有人认为这无异于剥夺了所有人乙的处分权,也违背私权自治的民法精神。当地法院对本案十分慎重,在4次开庭后,认定遗嘱无效,做出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宣判后,1500名旁听群众掌声雷动。问题:分析本案中的法律关系,并对法院的判决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因盖婚房结婚,向同事乙、丙各借钱1.5万元,承诺婚后归还。后房屋完工,婚事已办,甲绝口不提还钱。乙
向甲要钱不成,与丙协商,将自己的1.5万元债权以l万元转让给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向甲要钱,则乙、丙的诉讼时效均中断

B.乙向甲要钱,则乙的诉讼时效中止

C.乙的债权转让后,丙的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中断

D.乙的债权转让后,丙的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告知甲之日起中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于2010年7月8日向乙银行贷款600万,贷款后乙银行由于工作效率低下,抵押登记未及时交与房屋登记
机构。甲因资金周转困难,于2010年8月1日与丙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600万出售给丙,并于201.0年8月10日过户,丙仅支付200万后没有继续支付。乙银行于8月16日提交房屋抵押登记申请。后甲起诉丙,要求丙继续支付剩余价款,丙反诉,认为甲隐瞒事实,合同无效,甲应该返还200万元。(北大2011年研)

法院是否应该支持甲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乙共同继承平房两间,一直由甲居住。甲未经乙同意,接该房右墙加盖一间房,并将三间房屋登记于自己名下,不久又将其一并卖给了丙。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是继承房屋的按份共有人

B.加盖的房屋应归甲所有

C.加盖的房屋应归甲、乙共有

D.乙有权请求丙返还所购三间房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乙共同继承平房两间,一直由甲居住。甲未经乙同意,接该房右墙加盖一间房,并将三间房屋登记于自己名下,不久又将其一并卖给了丙。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司考)

A.甲、乙是继承房屋的按份共有人

B.加盖的房屋应归甲所有

C.加盖的房屋应归甲、乙共有

D.乙有权请求丙返还所购三间房屋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