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务管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税收扣除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直接扣除和间接扣除两种”这句话()。

A.正确

B.错误

C.视情况而定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税收扣除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直接扣除和间接扣除两种”这句话(…”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计算企业(内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

A、与纳税人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

B、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

C、税收滞纳金

D、对外担保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预计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及有关专业费用、利息、利润和税收等,以价格余额来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叫市场比较法。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A.缴纳罚金10万元

B. 直接赞助某学校8万元

C. 缴纳税收滞纳金4万元

D. 支付法院诉讼费1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国有企业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万元,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250万元,年终汇算清缴时,发现

某国有企业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万元,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250万元,年终汇算清缴时,发现如下问题: (1) 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直接捐款40万元,已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2) 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税金65万元已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又重复扣除。 (3) 将违法经营罚款20万元、税收滞纳金0.2万元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4) 9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1台机器设备,合同约定租赁期10个月,租赁费10万元,该企业未分期摊销这笔租赁费,而足一次性列入2008年度管理费用中扣除。 (5) 从境外取得税后利润20万元(境外缴纳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率为20%),未补缴企业所得税。 已知: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 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境内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2) 按分国不分项抵扣法计算该企业2008提并境外所得税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 (3) 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境内、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总额。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法律允许的标准扣除或专项支出不包括()。A.费用扣除B.捐赠扣除C.罚款扣除D.税收抵免

法律允许的标准扣除或专项支出不包括()。

A.费用扣除

B.捐赠扣除

C.罚款扣除

D.税收抵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企业在计算2005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税前进行丁扣除。但税务机关

甲企业在计算2005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税前进行丁扣除。但税务机关认为,甲企业110万元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并作出了补缴企业所得税36.3万元的决定。甲企业不服,拒绝补缴税款。 要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税务机关认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甲企业拒绝补缴税款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如果甲企业对税务机关的补税决定不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各项中,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A.增值税B.税收滞纳金C.赞助支出D.销售成本

下列各项中,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A.增值税

B.税收滞纳金

C.赞助支出

D.销售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风险节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险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条件下,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去获取超过一般税收筹划所节减的税额

B.风险节税主要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

C.风险节税原理又分为确定性风险节税原理和不确定性风险节税原理

D.风险节税原理又分为直接风险节税原理和间接风险节税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税负归宿是指()

A.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售价或压低购进价格等方法,将其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B.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C.是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的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D.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