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培,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0k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

材料1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增加到0.5预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55.8%提高到60%预期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属性(注)

耕地保有量减少0.3亿公顷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增加1.8%约束性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人均肉、蛋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人均肉、蛋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材料1]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材

[材料1]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材料2]

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4.4%,但原油消耗占世界7.3%,原煤31%,钢材27%,水泥40%,表明我国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材料3]

由于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所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过高的、难以承受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

[材料4]

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但是资源、能源消耗只翻了一番,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在90%以上,表明我国既是世界性的能源、资源消费大国,又是生产大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谓的“中国资源威胁论”是没有根据的。

[材料5]

前几年我国能源性企业、行业发展过快、过热,近两年片面追求投资,追求外贷、追求出口,甚至追求房地产经济扩张又重新抬头,表明粗放型增长问题依然很严重,使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更为严重,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材料6]

2004年的绿色指标考核报告表明当年主要的环境损失占GDP的3.05%。

[材料7]

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研发经费迅速增长,2006年达到136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在校大学生多年保持在1400万左右,每年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100万左右;世界各国科技贡献率平均为45%左右,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70%以上,研发经费占GDP的2%以上,科技依赖率30%以下,从而表明,近年来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初见成效,经济增长开始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但是总体上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材料1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材料2

材料1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材料2 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4%,但原油消耗占世界的7.3%,原煤占31%,钢材占27%,水泥占40%,表明我国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材料3 由于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所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过高的、难以承受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

材料4 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但是资源、能源消耗只。翻了一番,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在90%以上,表明我国既是世界性的能源、资源消费大国,又是生产大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谓的“中国资源威胁论”是没有根据的。

材料5 前几年我国能源性企业、行业发展过快、过热,近两年片面追求投资,追求外贷、追求出口,甚至追求房地产经济扩张又重新抬头,表明粗放型增长问题依然很严重,使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更为严重,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材料6 2004年的绿色指标考核报告表明当年主要的环境损失占GDP的3.05%。

材料7 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研发经费迅速增长,2006年达到136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在校大学生多年保持在1400万左右,每年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100万左右;世界各国科技贡献率平均为45%左右,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的70%以上,研发经费占GDP的2%以上,科技依赖率占30%以下,从而表明,近年来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初见成效,经济增长开始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但是总体上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2)分析新型工业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3)分析增长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4)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我国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

A.资源地区分布比较平衡

B.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C.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D.多数资源储量在世界前列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现在的储量,是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新概念,为可以实际采出的矿量,在我国新分类中,分为可采储量、预可采储量()。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是略高于4%,人均才1700多美元,属于()国家。 A.中低收入 B.高收入 C.低

A.A.中低收入

B.B.高收入

C.C.低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的天然石膏储量居世界之首。()

我国的天然石膏储量居世界之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我国现在每万元GDP的能耗消耗已经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国现在每万元GDP的能耗消耗已经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T.对

F.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储量不包括()。

A.可采储量

B.基础储量

C.预可采储量

D.预可采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