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学> 实验物理导论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已知Ne原子的某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差E2-E1=16.7eV,试计算T=300K时在热平衡条件下,处于两级上的原子数的比

已知Ne原子的某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差E2-E1=16.7eV,试计算T=300K时在热平衡条件下,处于两级上的原子数的比.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已知Ne原子的某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差E2-E1=16.7e…”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E.电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待测原子(接受体)不是直接吸收辐射,而是通过碰撞接受已被光源激发的另一原子或分子(给予体)去活化释放的能

待测原子(接受体)不是直接吸收辐射,而是通过碰撞接受已被光源激发的另一原子或分子(给予体)去活化释放的能量被激发,然后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原子去活化回到基态,发射荧光,称为______荧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

A . 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

B .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

C .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

D . 每种元素均有数条谱线,由于在实际的光谱分析工作中不可能测量所有谱线,因此,应该从中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共振原子线(也即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A.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B.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的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l0—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的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

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的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 )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定量分析是基于从光源辐射的光,通过样品时,被样品中的()所吸收,通过光被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A . 基态原子

B . 激发态原子

C . 基态分子

D . 原子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火焰中基态原子密度远比激发态原子密度大,因而原子吸收线都为共振线。()

在火焰中基态原子密度远比激发态原子密度大,因而原子吸收线都为共振线。( )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
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个总质量为m0的激发态原子,对所选定的参考系静止,它在跃迁到能量比之低△W的基态时,发射一个能量为hω,动量

一个总质量为m0的激发态原子,对所选定的参考系静止,它在跃迁到能量比之低△W的基态时,发射一个能量为hω,动量为hk的光子,同时受到光子的反冲,因此光子的角频率不可能正好是ω=△W/h,而是略低一些.证明这个角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