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人犯罪,被司法机关施与刑事制裁。该人刑满释放以后再未犯罪,并经常告诫邻人不要触犯法律。在此,法律责任的哪些功能实现了?()

A.惩罚功能

B.预防功能

C.威慑功能

D.指引功能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人犯罪,被司法机关施与刑事制裁。该人刑满释放以后再未犯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人由于犯罪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对被害人赔偿2500元,又被单位开除公职。该人所承受的法律制裁主要有()。

A.行政制裁

B.民事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张某由于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赔偿被害人1000元,又被所在单位开除公职,张某所承受的法律制裁主要是()。

A.行政处罚

B.民事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E.行政处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犯罪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就构成犯罪B.犯罪行为要具有刑

下列关于犯罪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就构成犯罪

B.犯罪行为要具有刑事违法性

C.违法的行为不一定犯罪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应当被规定为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外国公民甲某曾在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通缉。某日,甲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甲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甲某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

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

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

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甲某所在国、越南、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人于1990年犯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则此人所犯罪的的追诉期限应从1990年算起,到2000年止。判断:

某人于1990年犯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则此人所犯罪的的追诉期限应从1990年算起,到2000年止。

判断:

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在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一并责令其对被害人因该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民事责任。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法医)在收取犯罪嫩疑人张某的钱财后,擅自更改被害人的死因,使张某免予刑事追诉。甲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B.乙(警察)与犯罪嫌疑人是同学,在对陈某采取监视居住期间,故意对其放任不管,导致陈某逃匿,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追诉。乙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C.丙(法官)为报复被告李某,故意使李某在民事诉讼中败诉,赔偿给原告5万元。丙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D.丁(检察官)为报复犯罪嫌疑人徐某,擅自更改相关证据,使得无罪的徐某被追诉。丁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诉案件中书证主要由公诉机关提供

B.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书证原则上由原告人负责提供

C.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公安司法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书证

D.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应当负责提供与犯罪有关的书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到追诉的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 A.犯罪的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一般
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到追诉的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 )

A.犯罪的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B.犯罪的客体不同。前者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诬告陷害罪虽然也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但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C.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追诉,行为一定与职务活动有关;而犯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加以告发,与行为人是否担任职务或担任何种职务无关

D.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前者是想使他人受到刑事追诉;诬告陷害罪则不限于使他人受刑事追诉,受行政处罚也可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理想的理论要求把刑事制裁解释为一种维持()的手段,同时表明部分服从理论的这个部分应当怎样被设计。

A.稳定

B.正义

C.公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犯故意伤害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监狱劳动改造期间,司法机关发现甲以前还犯有强奸罪,又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判处甲有期徒刑13年。本案中,哪些刑罚权得到了运用?( )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