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乱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2.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

解释下列各组词 乱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2.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3.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贾谊:治安策) 4.涉渭为乱。(诗经·大雅·公刘)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解释下列各组词 乱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观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 2.故久立公子

解释下列各组词 观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 2.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3.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4.女曰:“观乎?”士曰:“既且。”(诗经·郑风·溱洧) 5.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考工记)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7.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逐 1.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左传·隐公九年) 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贾谊

解释下列各组词 逐 1.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左传·隐公九年) 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贾谊:过秦论) 3.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可壹乎?(左传·昭公元年) 4.夫子再逐于鲁。(庄子·让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之 1.(苏秦)对曰:“臣请为君之楚。”(战国策·齐三) 2.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解释下列各组词 之 1.(苏秦)对曰:“臣请为君之楚。”(战国策·齐三) 2.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经·邶风·谷风) 3.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4.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庄子·盗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却 1.弃甲兵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一)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解释下列各组词 却 1.弃甲兵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一)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亡 1.晋侯赏从亡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解释下列各组词 亡 1.晋侯赏从亡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周易·旅) 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 5.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诗经·邶风·绿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益 1.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吕氏春秋·察今) 2.天下事未

解释下列各组词 益 1.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吕氏春秋·察今) 2.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史记·项羽本纪) 3.三鼓之而卒不上,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战国策·秦二) 4.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5.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吕氏春秋·贵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求 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战国策·

解释下列各组词 求 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战国策·齐一)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5.造祸而求福。(史记·刺客列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奔 1.乃瞻衡宇(房屋),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辞) 2.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

解释下列各组词 奔 1.乃瞻衡宇(房屋),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辞) 2.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僖公五年) 3.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史记·田单列传) 4.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徒 1.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论衡·问孔篇)

解释下列各组词 徒 1.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论衡·问孔篇) 2.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国语·越语上) 3.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 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