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管理> 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筛选的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 )。

A.确保全面说明问题,数目多多益善

B.数目应尽可能的少,方便工作进行

C.一般应等于环境现状调查涉及的水质因子数目

D.既说明问题,但又不宜过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筛选的拟预测水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包括( )个阶段。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河口包括( )。

A.河流交汇处

B.河流感潮段

C.河流与湖库的汇合部

D.河口外滨海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深大于10m且分层期大于( )天的湖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A.20

B.35

C.30

D.4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河口包括( )。

A.河流交汇处

B.河流感潮段

C.河流与湖库的汇合部

D.河口外滨海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评价水环境影响时,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 )。

A.水域功能

B.评价时所采用的水质标准

C.项目的排污总量

D.允许利用的水体自净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及( )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5℃等温层

D.斜温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 )。

A.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

B.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

C.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

D.地下水被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海湾水质取样工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按照一定的海湾水域面积来布设水质取样点位置

B.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污水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或方格网布点的方法

C.在水深>15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5m处且距海底≥0.5m处分别设取样点

D.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取一个水样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和河口水质调查取样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的表述无误的是( )。

A.每一条水质取样垂线上,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8m处取一个水样

B.一般的小河只需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C.一级评价中,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进行分析,不取混合样

D.当拟建排污口位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并根据不同的(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A.环境要素

B.行政区域

C.区域开发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

D.地理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污染源估算方法一般包括( )。

A.类比分析法

B.调查核实法

C.排放系数法

D.物料衡算法、实测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