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远高于GN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这意味着公式(17.6-2)中的系数A不是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远高于GN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这意味着公式(17.6-2)中的系数A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0.25上升到0.35,借用货币主义者提出的世界通货膨胀模型,分析这一变化使得中国通货膨胀率对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远高于GNP增长率和通货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减少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最佳方案是( )

A.货币升值

B.货币贬值

C.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

D.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如果中央银行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那么它的货币就会升值。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剧烈下跌很可能会引起A.经济活动的收缩;B.经济进入周期性的上升轨道;C.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剧烈下跌很可能会引起

A.经济活动的收缩;

B.经济进入周期性的上升轨道;

C.通货膨胀;

D.上述所有选项都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为了使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各国在确定货币供给增长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经济增长率

B.失业率

C.物价变动率

D.产出缺口

E.研发投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假定名义利率是7%,而货币供给每年增长5%。如果政府把货币供给增长率提高到9%,费雪效应表明,长期中的名义利率将是()。

A.货币政策更有效

B.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等有效

C.财政政策更有效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无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是否货币供给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就必然造成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试作理论推导:也可结合1998年以来的我
国经济状况进行剖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货币主义认为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能够消除绝大部分产出和失业的波动。最能反驳货币主义观点的是()。

A.只有当总价格水平不变时,稳定的货币增长率才能消除产出波动

B.稳定的货币增长并不能稳定总需求,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常常是不稳定的

C.因为经济中的货币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根本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货币供给波动

D.财政政策能更好地应对产出和失业波动,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体系来更加直接地控制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如果通货膨胀被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那么将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降低到相当低的水平,就可以消除通货膨胀。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现已在为世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失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失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T.对

F.错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