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和应对国内危机,1901年颁布了“变法”上谕,实行“新政”。()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和应对国内危机,1901年颁布了“变法”上谕,实行“新政”。()

A.错误

B.正确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和应对国内危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改为“抚”,主要是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北京沦陷后,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了“剿匪”上谕,其目的是( )。

A.义和团是心腹之患

B.借侵略者的力量趁机剿杀义和团

C.以行动求得帝国主义的谅解

D.义和团的势力日渐壮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则坚决反对战争,并要求把帝国主义战争(一战)转化成国内战争。()

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则坚决反对战争,并要求把帝国主义战争(一战)转化成国内战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形成的主要对立阵营是()

A.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阵营

B.以英国为首的战胜国阵营

C.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

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清政府驻法、俄、奥大使许景澄,曾向清政府建议设防青岛,以阻止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青岛的觊觎,可
以说他是青岛的“知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60、70年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是____。

A.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B.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演化成美国、西欧、日本的三足鼎立

C.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迅速强盛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兴起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清政府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在部分中央机构和省刊印了带有公布档案性质的()

A.《政要》

B.《官报》

C.《统计公报》

D.《外交年报》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的赔款以关税、______和常关税作为担保;从北京到______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_
_____铁路12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改总理衙门为______,以办理其后对帝国主义的交涉。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9世纪60年代,产生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原因和条件有()①清政府内外交困,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②洋务派控制了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③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④西方列强大力扶持洋务派,支持洋务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就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A.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起的鸦片战争后,引发一些类爱国人士的奋起反抗。

B.维新派引证中外古今政治社会理论,欲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以康有为为首讲,梁启超发挥的“群学”,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最为突出。

C.中国社会学发生于中国近代内忧外患,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D.是维新派等一些学者的主观意图。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