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不占用额度的经常项目购汇业务,比如境内个人境外留学购汇,境内的工资收入购汇,除了个人有效身份证明,应分别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不占用额度的经常项目购汇业务,比如境内个人境外留学购汇,境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境外放款专户管理,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开户需审核业务登记凭证

B.企业在外汇局办理完境外放款额度登记后,银行可根据企业申请直接办理开户。开户后,银行为企业办理购汇入账及外汇资金境内划转业务仍需外汇局核准或登记

C.账户使用完毕后,银行可根据企业申请直接办理账户注销手续

D.银行应在账户开立或注销时,使用对应业务编号并通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向外汇局报送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结汇针对境内个人和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境外个人,购汇针对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涉及捐赠和无偿援助支出业务的,应当为境内机构开立()外汇账户

A.资本项目-捐赠

B.经常项目-捐赠

C.经常项目-结算

D.资本项目-专用账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关于我国外汇管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A.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是财政部

B.外汇管理的对象是境内机构、境内个人的外汇收支或外汇经营活动,以及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外汇收支或者外汇管理活动

C.我国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原则是在放松经常项目汇兑限制的同时,完善资本项目管理

D.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16年初,在岸CNY和离岸CNH价差急剧扩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剧增。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可自由参与人
民币跨境套利业务,通过境内购汇境外结汇,拉平价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个人外币买卖,如个人将持有的美元兑换为欧元,需通过个人结售汇系统办理;

B.个人提取外币现钞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银行直接办理;

C.境内个人外汇储蓄账户内外汇汇出境外当日累计等值3万美元以上的,凭经常项目项下有交易额的真实性凭证办理;

D.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开立的外汇储蓄联名账户按境外个人外汇储蓄账户进行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张小姐出生在上海,持的是中国护照,拥有美国绿卡,那么我行在为其办理个人购汇业务时,应该按 B 身份为其办理,在个人结售汇信息管理系统中,“国别”栏应按 ()录入。

A.境内

B.境外

C.美国

D.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不符合《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的有()。

A.个人每年不仅可结汇5万美元,还可购买5万美元外币

B.个人可以在多家商业银行进行购汇,以购得多于限额的外汇现钞

C.境内个人可以直接购买境外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

D.境内个人可以投资但不能直接投资于境外的金融产品,必须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进行

E.个人开立的外汇结算账户,购汇和结汇不受年度总额限制,无论金额大小都可凭真实贸易单据办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境外个人在境内购房的外汇结汇应计入()。

A.其他投资

B.其他服务

C.其他经常转移

D. 直接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则认为具备分拆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的特征。

A. 3

B.5

C. 7

D.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案例名称:中国资本外逃现象解析 案例适用:资本流失 案例内容: 有人估计1997至1999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达1

案例名称:中国资本外逃现象解析

案例适用:资本流失

案例内容:

有人估计1997至1999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达1000亿美元,但权威分析则认为是530亿美元。对于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社会上一直有议论,对资本外逃的规模也有不同的测算结果。目前我国实际存在的资本外逃方式多种多样,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以“价格转移”等方式通过进出口渠道进行资本外逃。“价格转移”是各国不法企业常用的转移资金和利润的方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高报进口骗汇,低报出口逃汇,一直是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同时,以出口不收汇,进口不到货,通过假造贸易单证骗汇,或将外汇截留境外等违法行为,也是我国资本外逃的重要方式。199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的外汇大检查中,发现骗汇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据分析,其中相当部分可能已经外逃。

(二)虚报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事实上的外逃。较为典型的做法是:中、外方合谋,以高报外方实物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同时,由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验资,产生外商直接投资高报。这些虚增投资最终都会以利润汇回或清盘形式要求换汇汇出,从而形成迂回的资本外逃。

(三)通过“地下钱庄”和“手机银行”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进行非法资本转移。所谓“地下钱庄”的做法是,换汇人在境内将人民币交给地下钱庄,地下钱庄则将外汇打入换汇人所指定的境外账户。日前,有关部门查获的两个地下钱庄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非法交易,涉嫌金额都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所谓“手机银行”,就是专做外汇非法交易的掮客,与境外机构或个人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只须打个电话,就可以做成一笔汇兑生意,境内是人民币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境外是外币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在我国沿海的个别地区,这些人几乎成为半公开的经纪人,并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此外,还有一些境内企业与业务伙伴等较熟识的境外企业进行所谓的“货币互换”,境内企业直接在境内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进行各种支付,境外企业在境外以约定的汇率折成外币偿还。

(四)金融机构和外汇管理部门内部违法违规操作形成的资本外逃。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外汇管理部门在办理结售付汇业务或有关审批手续时,可能放宽真实性审核标准,为客户违规划汇资金,或者内部个别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串通,为资本非法转移提供方便。同时,金融机构也存在违法违规资金划拨的可能。一些金融机构无单证或单证不全售汇,乱放外汇贷款,滥开信用证等,也造成了国家资产和外汇损失。

(五)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本外逃。目前,我国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携带2000美元外币(超过的需要银行或外汇局开具外汇携带证),或6000元人民币现钞出境,用于境外经常项目支付。但是,如果当事人使用这笔资金购买证券或转存银行,那就成为资本项目支出。对于那些频繁出入境地人员来说,多次合法携带的资金就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数目。买际操作中,违规超限额携钞出境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另外,旅行支票和外币信用卡理应用作境外个人消费,但也可能转成资本,形成资本外逃。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