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课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使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确立中心地位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使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确立中心地位的是()A.《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0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阶段,美元一共经历了四次升值与四次贬值。

A.金融资本主义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工业革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所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今天,这种发展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出更快的趋势。18世纪,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5%,19世纪为1%,20世纪前期达到了2%,1950—1985年上升为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10年前的1870年增长了42倍,德国增长了23倍,日本增长了55.5倍。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为3/4,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而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3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万美元,同20世纪初相比提高了100倍。 ——张白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2 据统计,在20世纪初,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1%是由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取得的,而自70年代以来,这一比率已上升到80%。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发达国家产生了很多新兴工业和工业部门,同时对旧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提高了投资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应带来的更高的产出率,战后西方国家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又有利于企业货币资本的积累,进而扩大固定资本的投资规模。以日本为例,199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倍,剩余价值从1955年的314%提高到1970年443%。同期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额增长了8.1倍。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3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20世纪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造成西方社会贫富差距显著扩大的原因,一是高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利润大增,而受雇工人的工资收入则相对下降,更不用说那些被企业解雇和受社会排斥的人了。一是伴随着资本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进程,资本在和劳动的对抗中变得越来越有利,资本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寻求最低工资,这使得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提高极为缓慢,劳动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不仅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2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富国和贫国的收入差距从30倍猛增到150倍。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94年发达国家达到16 610美元,发展中国家为950美元,只及前者的5.7%。最富有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天近100美元,最贫穷的国家人均每年仅80美元。南北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交换,每年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超额利润。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陷阱”。 新科技革命在带来全球两极分化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西方国家不断的技术革命和无节制的经济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人类始料未及的后果。能源危机、资源枯竭、土地沙化、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造成这种危机的直接原因,则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前,只占世界人口15%左右的西方国家消耗了全世界75%的开发资源,并产生全球大致相同比例的污染。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4 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十分明显,世界性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愈益严重。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1979—1982年的滞涨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结构性危机,以及1987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市连续暴跌风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先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此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再有1992年、1993年、1995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危机。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危机,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蔓延。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危机都是突出的例证。这些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和背景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不与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全球经济的无计戈lj和少调节密切相关。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3、材料4,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响。为什么说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3)根据材料2、3、4,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美国就进入了()。

A.高速发展阶段

B. 第三次产业革命阶段

C. 金融资本主义阶段

D. 以上均不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全面经济危机之后,每隔一定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达4年之久;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也是危害巨大。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世界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包括()。

A.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C.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变

D.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
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共同体和日本的发展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选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70年代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出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怎样的政治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在继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普遍加快了发展的速度,而其中能够充分利用国民经济
非军事化而发展经济的国家有________和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就以锐不可当之势发展起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世界经济连成一体
,使市场、金融、生产、区域经济和消费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在第次产业革命之后。()

A.一

B.二

C.三

D.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
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70美元。而世界人口有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

请回答: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