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男,36岁。误服地西泮20片后,出现头晕,步态不稳,发音含糊不清,BP120/80mmHg,HR60次/分。在洗胃时,证明胃管插在胃内的最可靠证据是 ()

A、口腔内可见插入的胃管

B、胃管内吸出胃液

C、胃管内注入清水无阻力

D、口腔内无胃管盘绕

E、患者能出声音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患者,男,36岁。误服地西泮20片后,出现头晕,步态不稳,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36岁,因“腹胀、呕吐”就诊。2年前因腹胀误服大量苦寒之剂,致腹胀加重,便溏,不思饮食,食后腹
胀加重,呕吐呈喷射状。间歇性发作。胃肠钡透诊断为十二指肠壅积症。服西药效果不显,形体羸瘦,少气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弱。初步诊断为A、痞满

B、嘈杂

C、呕吐

D、反胃

E、便溏

针刺治疗选用的穴位是A、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

B、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中脘、胃俞

C、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关元、胃俞

D、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

E、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脾俞、中脘

最适宜选用的方剂是A、消和丸

B、平胃散合二陈汤

C、补中益气汤

D、枳术丸合越鞠丸

E、大黄黄连泻心汤

若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可加A、香砂六君子汤

B、黄芪建中汤

C、理中汤

D、五磨饮子

E、半夏泻心汤

若胀闷较重者可加A、枳壳、木香、厚朴

B、香附、川芎

C、柴胡、郁金、厚朴

D、陈皮、厚朴

E、山楂、莱菔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36岁,腹痛痞满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潮热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宜用何方

A、清中汤加减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C、枳实导滞丸加减

D、大承气汤加减

E、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男,36岁。项后及上眼睑皮肤瘙痒已有3年,皮损呈增厚、干燥、席纹状,稍有脱屑,自觉阵发性奇痒,入夜尤甚。其诊断是

A、白疕

B、白屑风

C、牛皮癣

D、圆癣

E、紫白癜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男,36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汗出.脉浮数,属:()

A、表虚证

B、表热证

C、表寒证

D、里热证

E、虚寒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儿女性,2岁。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

A.观察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B.先测脉率,将数值除以4得出呼吸次数

C.用手放在患者鼻孔前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D.测脉率后保持诊脉姿势,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刘××.女,36岁,因分娩失血过多,而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目陷口张,自汗肤冷,呼吸微
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急用独参汤灌服。如果患者病情缓解后应继续选用治疗方剂为A、甘麦大枣汤

B、四味回阳饮

C、人参养营汤

D、生脉饮

E、通瘀煎

若出血不止者,选用下列何药不妥A、仙鹤草

B、藕节

C、侧柏叶

D、生大黄

E、血余炭

若口干少津者,可加用药物.下列哪味不妥A、麦冬

B、玉竹

C、石斛

D、北沙参

E、黄连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郝某,男,36岁。呕血,血色黯红,口干咽燥,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A、十灰散

B、咳血方

C、黄土汤

D、槐花散

E、小蓟饮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种关于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病人的陈述是不对的? ()

A.在服用地西泮期间不能喝酒

B.服用地西泮后可能使我感到嗜睡,所以我不能开车

C.可以随意停用药物

D.地西泮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小儿误服强酸中毒后,可选用的中和剂是()

A.清水

B.碳酸氢钠

C.氢氧化铝凝胶

D.生理盐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误服强酸后,以下哪一项不宜采用 ()

A、清洁洗胃

B、服牛奶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经口腔气管插管

E、肌注镇静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张××,男,36岁。体虚久病,发热T37.9℃,劳累后发热症状加重,体温最高38.5℃,伴有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
汗易感,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薄白,脉细弱。此患者应当诊断为A、气虚外感

B、内伤发热

C、眩晕

D、汗证

E、虚劳

其中医病机为A、中气不足,血虚阳浮

B、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C、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D、中气不足,阳虚外越

E、中气不足,食滞化热

其治疗大法为A、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B、益气健脾,清热泻火

C、益气健脾,养血敛阳

D、益气健脾,升清降浊

E、益气健脾,消食清热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