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03年8月,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李某收受贿赂、对王某进行打击报复,人民法院转交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认为应当由检察院受理,由此发生纠纷。下列有关执行立案管辖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于违反立案管辖规定,人民检察院已经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才发现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

B.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人还犯有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罪行时,则应当将新发现的罪行另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处理

C.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

D.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和犯罪人的自首,不管是否属于自己管辖,都应该接受,不得互相推诿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2003年8月,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李某收受贿赂、对王某进行打…”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6.2003年8月,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李某收受贿赂、对王某进行打击报复,人民法院转交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认为应当由检察院受理,由此发生纠纷。下列有关执行立案管辖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于违反立案管辖规定,人民检察院已经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才发现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

B.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人还犯有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罪行时,则应当将新发现的罪行另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处理

C.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

D.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和犯罪人的自首,不管是否属于自己管辖,都应该接受,不得互相推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耿某与孙某系福州市人,耿某计划于2003年8月去澳大利亚留学,因此于2003年6月与孙某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出国前
将其苹果笔记本电脑连同惠普彩色打印机一并转让给孙某,孙某则先支付一半价金6000元。后耿某提前出国,电脑与打印机不知去向,孙某多方努力也未能与耿某取得联系,故而欲就该买卖合同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某在甲研究院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工作。2002年1月退职后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发合同,该合同约定:乙公司提
供研发经费、设施等必要研究条件,王某主持研发“A治疗仪”,该产品研发成功后,乙公司付给王某30万元报酬;该产品发明人为王某。2003年6月,王某主持研发的“A治疗仪”获得成功,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付给王某30万元报酬。

2003年7月,乙公司将“A治疗仪”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丙公司。

2003年8月,丙公司就“A治疗仪”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经初步审查后受理了丙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同年9月,甲研究院就与“A治疗仪”相同的发明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该发明创造被称为“A治疗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初步审查后,以丙公司已经就相同发明创造在甲研究院申请日前申请专利为由,驳回了甲研究院的该发明专利申请。

甲研究院经过调查认为,丙公司无权就“A治疗仪”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理由是:第一,王某作为“A治疗仪”的发明人,在甲研究院从事的工作与该发明创造有关,其退职后与乙公司合作开发该产品应当属于甲研究院的职务发明;第二,甲研究院实际于2002年5月就已经完成“A治疗器”的发明,而“A治疗仪”的发明创造完成时间是2003年6月,因此,“A治疗仪”不具有新颖性。为此,甲研究院就驳回申请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王某在获悉乙公司将“A治疗仪”的发明权转让给丙公司之后,以乙公司将该专利权转让给丙公司未经其同意为由,于2003年10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转让无效。

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王某以诽谤罪向法院自诉李某。在一审审判过程中,经调解达成协议,调解书合法送达后王某反悔。在此情况下,王某有权采用哪种做法? ( )

A.要求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判决

B.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

C.重新起诉

D.提出申诉,要求再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03年1月,王某向何某借款2000元,并约定一年后还款。一年后王某并未还款,何某觉得自己也不急着用
钱,也就没有要求王某还款。到了2009年2月,何某想起这笔欠款,找到王某要求其归还,但王某矢口否认曾向何某借款。于是何某便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A.案件未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受理

B.案件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予立案,何某执意要起诉的,法院则裁定不予受理

C.案件超过诉讼时效,人民法院仍应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应裁定驳回何某的起诉

D.案件超过诉讼时效,人民法院仍应受理,若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不得主动释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李与王某筹集资金购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并由王某组织营运。后两人发生结算纠纷,王某向该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将汽车判归己有,由其偿还李某的投资20000元,反之则由李某退还投资20000元。后王某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要求在诉讼期间将汽车交由其继续营运,并由柳某以一辆东风牌汽车为其担保。该县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准许王某将车开出营运至法院确定车辆归属时为止。该案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之后,争议车辆最终判归李某。李某后来发现,争议车辆的汽车发动机已被更换,担保人柳某将其所担保的汽车变卖后去向不明。李某遂向该县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该县人民法院是否应予赔偿?()

A.应予赔偿,因为该法院诉讼保全手续不清,致使诉讼当事人造成了财产损失

B.应予赔偿,因为李某所受财产损失是由于人民法院的违法行为造成的

C.不予赔偿,因为该损失并非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致

D.不予赔偿,因为李某的赔偿请求范围既非行政赔偿范围,又非刑事赔偿范围和其他司法赔偿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青海省某县某农村的王某(男)与李某(女)系夫妻关系。因生活需要,1997年6月,王某与同村的张某、胡某

青海省某县某农村的王某(男)与李某(女)系夫妻关系。因生活需要,1997年6月,王某与同村的张某、胡某等人一起去广州打工,去后一直未有音讯。1年后,张某、胡某等人相继回到村里,而王某却没有回来。李某向张、胡二人打听,二人告诉他王某到广州后就和他们分头找工作去了,一直也没有联系过。转眼到了2002年4月,王某仍然音讯皆无。同村去打工的人都传说王某出车祸死了。2002年8月,李某向该县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王某死亡。法院查明情况后,发出了寻找王某的公告,公告期满后,王某仍未出现。法院遂宣告王某死亡。4年后,王某突然回到村里,他听说自己已被宣告死亡之后,向该县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原判决。法院受理后,裁定撤销了原判决。问题:

根据现有条件李某是否可以申请宣告王某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01年8月,个体工商户王某将其经营的时装店交给其朋友齐某经营,齐某在经营过程中,借用丽人时装公司的合同专用章,与华美时装厂签订了代理销售其时装的合同。至2002年6月,齐某共拖欠华美时装厂时装款120万元。华美时装厂多次催要,但齐某均以该时装店的业主是王某为由拒绝支付,而丽人时装公司已与佳人时装公司合并为独立的佳丽时装公司。如果华美时装厂向人民法院起诉,应以谁为被告?( )

A.王某

B.齐某

C.丽人时装公司

D.佳丽时装公司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某于2003年2月3日为妻子王某购买了一份10年期人寿保险,指定他们的儿子为受益人。保险人经过核保同意承保并收取了首期保费,向李某签发了保险合同,其后李某每年均按期缴纳续期保费。2007年9月1日双方离婚。2007年10月6日被保险人王某遇车祸身故,保险公司在处理受益人的索赔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意见应是()。

A.离婚导致保险利益消失,该保险单失效,保险公司不给付受益人保险金

B.离婚并不影响该保险单的效力,保险公司应全额给付受益人保险金

C.离婚使得该保单从2007年9月1日起失效,保险公司只给付部分保险金

D.由于保险单已失效,保险公司可不给付保险金,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被害人王某,1998年向县公安机关控告刘某故意伤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认为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依法撤销了该案。后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了该案,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该案,该案中哪些做法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 )

A.公安机关撤销该案

B.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C.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D.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张某丢了一头猪,怀疑是邻村的王某所偷。张某向公安派出所报案并控告王某。派出所以张某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猪为王某所偷为由拒绝立案,并发出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如果张某不服,他可以( ),

A.对不立案决定申请复议

B.向人民检察院提出

C.向人民法院起诉王某

D.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派出所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