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事务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杜大林于1995年12月向朋友陈若水借款10000元,此后,杜外出做生意一直下落不明。陈于1996年9月2日到法院起诉杜,并向法院出具了借条,借条的落款不甚清楚,法院在公告传唤杜期间,曾向杜的家属调查案情,杜的家属均说不知此事,并说陈向法院出具的借条上字迹一点也不象杜大林的。公告期满,杜大林仍无音信,陈未能向法院提供其他证据,法院也未能收集到其他证明杜大林向陈借款的证据,在此情况下,法院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A.延期审理

B.依法缺席判决

C.裁定中止诉讼

D.裁定终结诉讼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杜大林于1995年12月向朋友陈若水借款10000元,此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杜大林于1995年12月向朋友陈若水借款10000元,此后,杜外出做生意一直下落不明。陈于1996年9月2日到法院起诉杜,并向法院出具了借条,借条的落款不甚清楚,法院在公告传唤杜期间,曾向杜的家属调查案情,杜的家属均说不知此事,并说陈向法院出具的借条上字迹一点也不象杜大林的。公告期满,杜大林仍无音信,陈未能向法院提供其他证据,法院也未能收集到其他证明杜大林向陈借款的证据,在此情况下,法院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A.延期审理

B.依法缺席判决

C.裁定中止诉讼

D.裁定终结诉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杜大林于1995年12月向朋友陈若水借款 1万元,杜外出做生意一直下落不明,陈子1996年9月2日到法院起诉杜,并向法院出具了借条,借条的落款不甚清楚,法院在公告传唤杜期间,曾向杜的家属调查案情,杜的家属均说不知此事,并说陈向法院出具的借条上字迹一点也不像杜大林的。公告期满,杜大林仍无音信,陈未能向法院提供其他证据,法院也未能收集到其他证明杜大林向陈借款的证据,在此情况下,法院对此案应如何处理?()

A.延期审理

B.依法缺席判决

C.裁定中止诉讼

D.裁定终结诉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大华纺织有限公司于1995年5月向某银行借款500万元,在借款未还的情况下,该公司于1998年变更为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依《公司法》的规定,该借款应由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偿还,理由是( )。

A.有限公司财产已全部转入了股份有限公司

B.公司法人资格延续

C.两种公司的股东都仅负有限责任

D.公司的股东未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大华纺织有限公司于1995年5月向工商银行借款500万元,在借款未还的情况下,该公司于1998年变更为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依《公司法》规定,该借款应由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偿还,理由是( )

A.有限公司财产已全部转入了股份有限公司

B.公司法人资格延续

C.两种公司的股东都仅负有限责任

D.公司的股东未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大华纺织有限公司于1995年5月向工商银行借款500万元,在借款未还的情况下,该公司于1998年变更为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依《公司法》规定,该借款应由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偿还,理由是( )

A.有限公司财产已全部转人了股份有限公司

B.公司法人资格延续

C.两种公司的股东都仅负有限责任

D.公司的股东未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12年1月,乙为了购买笔记本电脑向甲借款11000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12年12月15日,后乙一直拒绝还款。2013年甲将乙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借款。该案中,就乙向甲借款事实的证明,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

B、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

C、乙的朋友丙向法院提供的乙经常向朋友借钱但不按时归还的证言

D、甲的同事丁向法院提供的曾见到甲交给过乙钱的证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对乙男所负债务,甲女是否负有连带清偿责任?
甲女与乙男于2000年12月登记结婚。甲女收入远远高于乙男,故提出婚后财产归归各自所有,乙男同意。故甲女与乙男立下书面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其他所得归属个人,个人所负债务由个人负责。双方在书面协议上签字并进行了公证。2002年,乙男向其朋友丁某借款8万元经营书店,约定2年为期,但未对丁某说明夫妻约定财产制内容。后书店倒闭。2004年2月,甲女买福利彩票中奖10万元。2004年4月,丁某找到乙男,表示约定偿还借款期限已到,要求偿还借款8万元及利息。乙男强调书店倒闭,但甲女刚中了奖,可以找她;丁某找到甲女。甲女以与乙男有夫妻财产约定为由拒绝支付借款。于是,丁某将甲女与乙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清偿债务。

对乙男所负债务,甲女是否负有连带清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旅中送迁客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要去凭吊屈原,实际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

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对仗工整,注重色彩,用冷色调渲染了离别的心情

C.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友人之作,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于2001年10月5日签订一借款合同,丙作为担保方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合同约定乙的还款日期为2002
年2月5日,到期未还由丙对借款本金5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2001年12月1日,甲、乙双方经协商将还款期延至2002年4月5日,并通知丙,丙对此未置可否。2002年5月1日,甲因乙未按期还款而首次要求丙偿还借款本息。根据上述案情,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就保证范围而言,丙对本金的利息不承担保证责任。2、由于丙对延期还款期未置可否,故丙不再承担保证责任。3、根据约定的保证方式,甲应该先向乙主张权利后才能向丙主张权利。4、若丙不同意变更还款期,则甲向丙主张权利的保证期间止于2002年8月5日。5、若丙书面同意变更还款期,则甲向丙主张权利的保证期间止于2002年10月5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1995年9月1日创作了一电影剧本,为修改之需于2000年10月1日向其亲朋好友100人分发以便向其提供修改意见,甲将意见综合后于1996年6月1日完成了定稿。1998年7月1日一电影摄制组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并于同年12月1日公映。2000年4月1日甲的该剧本由乙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行为可能构成发表。

A.2000年10月1日

B.1996年6月1日

C.1998年12月1日

D.2000年4月1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王某于1997年3月4日从李某处借到人民币3000元。该债务的还款日期为1998年3月4日。到期后,李某只于1998年5月3日向王某讨过一回。2000年7月5日李某向一个律师朋友说起这事。其律师朋友告诉他,该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了,要不回来了,除非王某同意还款。李某很着急,其律师朋友遂建议他,要王某为该债务提供保证人,如果王某提供了,则该债务依然有效。李某就依此而行,果然,王某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提供了张某为保证人。又约定,债务延期2个月,于2000年12月4日到期。 但后来,张某知道了此事,就提出抗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A.由于自然债务不能作为保证的对象,故张某的保证为无效

B.本案中,自然债务因张某的保证而继续为有效

C.保证有效,但保证人张某得主张债务人王某的债务已经过了时效期间的抗辩

D.被保证的债务成为自然债务后,若债务人抛弃了时效期间已经过了的抗辩,则保证人也不得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