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A.Ⅱ、Ⅲ、aVF有病理性Q波

B.V3、V4有病理性Q波

C.V1、V2有病理性Q波

D.V7、V8有病理性Q波

E.Ⅰ、aVL、Ⅱ、Ⅲ、aVF有病理性Q波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室壁瘤可表现为

A.氯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尖部出现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AMI发病6个月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

C.AMI后胸骨左缘第4肋间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震颤

D.AMI发病3天后出现心包摩擦音

E.出现室性奔马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70岁。近日胸痛发作频繁,2小时前胸痛再次发作,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检查:血压90/60mmHg,
心律不齐。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应首先考虑的是

A、心绞痛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室间隔穿孔可表现为

A.氯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尖部出现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AMI发病6个月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

C.AMI后胸骨左缘第4肋间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震颤

D.AMI发病3天后出现心包摩擦音

E.出现室性奔马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女,65岁。急性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当晚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心电图发现有窦性停搏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应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扩血管药物

B、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

C、应用阿托品

D、抗凝治疗

E、安装临时起搏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因过劳,5小时前左胸胸痛剧烈,放射至左肩背,心悸,大汗出,伴头晕乏力,气短,四肢厥冷,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体温36℃,脉搏102次/min,血压22/12kPa,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升高。本病治疗原则应为

A、芳香温通

B、活血通脉

C、宣通胸阳

D、回阳救逆

E、镇痛稳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卜先生,65岁心肌梗死后6个月,出现较严重的心绞痛,血压曾达到140/90mmHg,心电图示V3~V5ST段持续抬高,X线见心脏反常搏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梗死后心绞痛

B. 乳头肌功能不全

C. 室壁瘤

D. 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

E. 急性心包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或()。

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或()。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男,55岁,心肌梗死后2年,无心前区疼痛表现,1个月来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100%阻塞,心尖部大室壁瘤形成,内有附壁血栓,最恰当的治疗是

A、进行前降支搭桥手术

B、溶栓药物治疗

C、切除室壁瘤,取出附壁血栓

D、给予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心肌梗死得“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 ()

A.R波电压降低

B.异常Q波

C. T波直立高耸

D.ST段抬高

E.T波对称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男性,67岁。右下腹痛8d伴呕吐,体温35℃,脉搏120次/分,血压10.7/6.67kPa(80/50mmHg),神志不清,烦躁

男性,67岁。右下腹痛8d伴呕吐,体温35℃,脉搏120次/分,血压10.7/6.67kPa(80/50mmHg),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全腹压痛、反跳痛.四肢冰冷、青紫呈花斑发绀,尿量<25ml/h。3年前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首先考虑该病人是:a、心源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度)

C、低血容量性休克(重度)

D、感染中毒性休克(冷休克)

E、感染中毒性休克(暖休克)

进一步确诊不应做的检查是:A、冠状动脉造影

B、血常规

C、心电图

D、动脉血气分析

E、二氧化碳结合力

治疗原则应是:A、不宜手术

B、立即手禾

C、休克纠正同时及早手术

D、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

E、应用升压药物血压正常后再手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可合并 ()

A、右室心肌梗死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高侧壁心肌梗死

D、后壁心肌梗死

E、前壁心急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