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学原理与方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刘某11月3日下班回家时路过A区,一辆货车违章驾驶刘某躲避不及被货车撞倒,当时觉得没事,但是第二

天早上,刘某感到胸闷,咳血,但由于工作太忙,直到11月5日方去医院就诊,11月7日检验结果查明其内脏出血,系撞击所致。该货车由丁驾驶至某地送货,并由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购买雇丁运营。甲、乙、丙三人约定平分利润。如果刘某起诉,本案被告为:()

A.丁

B.丁为被告,甲乙丙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C.甲

D.甲、乙、丙为共同被告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刘某11月3日下班回家时路过A区,一辆货车违章驾驶刘某躲避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13年11月的一天下午,某高校学生刘某将自己的一辆自行车停放在学校教学楼门前的停车库。第二天去骑车时,发现车子上的一只测速仪被人乘其不备窃走,该测速仪11月才购买,时价156元,刘某立即报警。民警通过调取案发地监控,发现了嫌疑人朱某(男,20岁,该校大二学生)。通过询问,民警了解到朱某前不久刚被盗一只测速仪,案发当天其看到刘某车上的测速仪后便动了邪念,拆走了刘某自行车上的测试仪。经民警教育,朱某主动归还了刘某的测速仪。本案中,朱某的行为是否违法?该如何处罚?

A.没有违法,因为朱某已经主动归还了测速仪

B.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可以对朱某行政拘留五天以上,十天以下

C.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朱某主动归还了测速仪,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可以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D.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但他也是受害者,又是大学生,所以可以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李甲与李乙是兄弟。李甲23岁;李乙16岁。1995年3月,李乙在路过赵某家门口时不慎将其晒出的衣服碰掉弄脏,赵某将李乙打了几个耳光。李乙回家喊其史李甲帮忙。李甲和李乙遂到赵某家算帐,先是发生争吵、辱骂,进而互殴。在殴斗中,李甲与李乙将赵某用青石砸伤,赵某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某县检察院于4月以李乙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某县法院在受理此案后,发现有众多疑点,其中一个重大疑点是随案移送的青石重达20公斤,李乙才16岁,能否抛出3米远并有足够高度击中赵某头部?经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李乙承认了其代其史承担责任的事实,经人民法院审判,于1997年3月3日判决如下:被告李甲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李乙犯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1年执行。至审判之日起,李乙已被羁押长达2年。问李乙能否提起国家赔偿请求?()

A.能。因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已经侵害了李乙的人身权

B.不能。因为司法机关的羁押行为是由于李乙故意作虚伪供述所致

C.不能。因为司法机关的羁押行为是由于李乙自己的行为所致损害的

D.不能。因为李乙的行为属于国家赔偿法第17条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情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乙看到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甲喊乙一起前去拿些东西,甲、乙分别从货车上拿一些货物回家。后来经鉴定,甲拿的货物价值3200元,乙拿的货物价值2800元。下列选项中,对甲、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甲、乙的行为分别单独构成犯罪

D.甲、乙构成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抢劫犯甲闯入乙家将乙打昏并抢得大量钱物,甲正准备离开现场时,乙的丈夫下班回家发现,打伤甲并
夺回了钱物。乙丈夫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防卫不适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95年10月2日张某向刘某借款2000元,同时签订了一份质押合同,由张某于1995年10月5日将一头受胎的母牛作为质物交付给刘某。同年11月8日母牛产小牛一只。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质押合同生效时间为1995年10月2日

B.质押合同生效时间为1995年10月5日

C.小牛应归张某所有

D.刘某在接受还款前有权占有小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以下行为属于商业贿赂的有()。

A.某单位将工程承包给甲公司,为表谢意,甲公司给该单位领导在国外读书的孩子50000元美金

B.AB两单位长期具有合作关系,春节期间,B公司为A公司几位领导的家属承担了海南旅游的费用

C.刘某送给在其上属单位任要职的好朋友一辆本田轿车

D.某医药公司向销售其药品的某医院提供20000元的捐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曹某与刘某200万元货款纠纷一案,A市甲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责令刘某支付货款140万元。曹
某不服提起上诉,上诉后第二天,曹某发现刘某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此时,曹某可以向何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A.A市中级人民法院

B.被申请人刘某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保全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D.原一审的甲区人民法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某2006年11月取得工资收入5000元,通过区教育局将其中1500元捐赠给县城一学校,李某当月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280

B.196

C.232

D.289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市某区职工吴某无照驾驶一两轮摩托车回家时突然越线,与武某驾驶的货车相撞而发生交通事故,吴某右腿严重粉碎性骨折,后被高位截肢。武某即往区交警大队报案,交警大队勘察了现场后通知武某预付医疗费,并在未开具任何扣押凭证的情况下,依照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3条的规定将武某车辆扣押。某区公安分局对吴某的伤残作出了评定,认定武某负次要责任。武某不服,申请复议,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经认定,吴某无照驾车,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主随便借车给无照人违章驾驶应负次要责任;武某属政党驾驶,不负任何责任。现武某提出国家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本案经过了复议程序,因此赔偿义务机关是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B.赔偿义务机关是某市某区公安分局,因为区交警大队是区公安分局的下属机构

C.本案中,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的行使职权的行为存在违法情形,因而交警大队是赔偿义务机关

D.武某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返还被扣车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刘某与高达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后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对该预售契约作出预售预购备案登记。后刘某了解到高达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的超层部分,刘某遂以区房地产管理局违法办理备案登记,造成自己购买的房屋为违法建筑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区房地产管理局的备案登记行为不是对预售合同效力的确认行为

B.备案登记行为没有对刘某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高达公司与本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区房地产管理局在备案登记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应当对刘某的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刘某与高达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后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对该预售契约作出预售预购备案登记。后刘某了解到高达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的超层部分,刘某遂以区房地产管理局违法办理备案登记,造成自己购买的房屋为违法建筑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区房地产管理局的备案登记行为不是对预售合同效力的确认行为

B.备案登记行为没有对刘某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高达公司与本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区房地产管理局在备案登记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应当对刘某的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