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程管理> 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的依据是( )。

A.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

B.地下水生化耗氧量

C.地下水化学耗氧量

D.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包括( )个阶段。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河口包括( )。

A.河流交汇处

B.河流感潮段

C.河流与湖库的汇合部

D.河口外滨海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深大于10m且分层期大于( )天的湖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A.20

B.35

C.30

D.4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河口包括( )。

A.河流交汇处

B.河流感潮段

C.河流与湖库的汇合部

D.河口外滨海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评价水环境影响时,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 )。

A.水域功能

B.评价时所采用的水质标准

C.项目的排污总量

D.允许利用的水体自净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常用于模拟预测溶解氧(DO)的河流水质数学模式是( )。

A.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B.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

D.Streeter-Phelps(S-P)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关于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或非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或不连续稳定排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及( )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5℃等温层

D.斜温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筛选的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 )。

A.确保全面说明问题,数目多多益善

B.数目应尽可能的少,方便工作进行

C.一般应等于环境现状调查涉及的水质因子数目

D.既说明问题,但又不宜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 )。

A.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

B.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

C.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

D.地下水被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按其影响程度大小可分为()。 A.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按其影响程度大小可分为( )。

A.强:产生地而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含水层疏干现象明显,产生土壤盐渍化、沼泽化

B.中等:出现土壤盐渍化、沼泽化迹象

C.弱:无A,B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D.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