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科学> 生物教学论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用P1转染野生型菌株获得的裂解物,感染一leu-thr-ara-菌株。当以ara+转化子为选择标准时,47%的ara+转化子为le

用P1转染野生型菌株获得的裂解物,感染一leu-thr-ara-菌株。当以ara+转化子为选择标准时,47%的ara+转化子为leu+,2%的为thr+。当以leu+为选择标准时,其中50%的转化子同时为ara+,但不存在同时为thr+的转化子。据此结果推测三种基因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用P1转染野生型菌株获得的裂解物,感染一leu-thr-ar…”相关的问题
第1题
λ噬菌体通常整合到λint位点,如果该区域发生突变则噬菌体将随机整合到染色质中,并可能在分离时将部分邻近的基因带入噬菌体内。如果先用λ噬菌体侵染λint突变的菌株,再将裂解物侵染trp-突变菌株,分离得到一个可在不完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则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带有trp的λ噬菌体侵染了细胞

B. 发生了回复突变

C. 与野生型细胞发生了接合

D. 发生了野生型细胞的转化

E. 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分离出某一Trp-的菌株,对其Trp基因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下图: 野生型菌株的mRNA序列

分离出某一Trp-的菌株,对其Trp基因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下图:

野生型菌株的mRNA序列为:5’一UAGAUAAGGAAUGUAAGAUAUUACUGAAUUUAAC一3’,那么突变体的序列是什么?与野生型相比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通过什么方法证明分离的基因单株对突变体表型起作用?( )

A.把诱变剂加入细菌培养基中,分离与其野生型对应的恢复突变株

B.不能得到反式互补,因在带有突变基因的质粒对突变型菌株的转化中,不储存野生型

C.不能获得反式互补,因通过带有突变基因的质粒来进行野生型转化,不会产生突变株

D.获得反式互补,因通过带有野生型基因的质粒来进行突变型细菌转化,能储存野生型表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你试图描述一个特殊基因的特征,最后你成功地获得了产生可供选择的细菌突变株,但为了鉴别该基因,你不得不通过下列什么方法来证明分离的基因单独对观察到的突变株表型起作用?

A.把诱变剂加入细菌培养基中,分离与其野生型表型对应的回复突变株。

B.不能得到反式互补,因在带有突变基因的质粒对突变菌株的转化中,将不贮存野生型。

C.不能获得反式互补,因通过带有突变基因的质粒来进行野生型的转化,将不会产生突变株。

D.有反式互补,因通过带有突变基因的质粒进行突变型细菌的转化能产生野生型表型。

E.获得反式互补,因通过带有野生型基因的质粒进行突变型细菌的转化能贮存野生型表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就像对培养中的鼠胚性干细胞进行遗传操作获得突变鼠一样,用DNA转染培养中的单个植物细胞,能够创造转基因植
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假定有一细菌的某种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用一种诱变剂处理细菌培养物,该基因中的突变以每105个细胞一个突变

假定有一细菌的某种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用一种诱变剂处理细菌培养物,该基因中的突变以每105个细胞一个突变体的频率回复。取其中的一个突变体,进行培养,并得到这一突变体的纯培养物。然后用同一诱变剂处理,并在每5~10个细胞中找到一个回复子。从回复子中获得的基因产物是否会具有同野生型细胞一样的氨基酸顺序?试作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6.15题中A、B和C中哪两个菌株的杂交将会由于108位密码内的交换而产生野生型重组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野生型单倍体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能够自己合成色氨酸,突变等位基因td导致其丧失了这一功能。基

野生型单倍体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能够自己合成色氨酸,突变等位基因td导致其丧失了这一功能。基因型为td的突变体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色氨酸才能生长。这种表型受到等位基因su的抑制,因此同时带有su和td两个突变基因的菌株不再依赖色氨酸。等位基因su与td独立分配。 (1)将tdsu菌株与基因型为野生型的菌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如何? (2)上述杂交后代中色氨酸依赖型与非依赖型的比例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种野生型细菌合成的某蛋白质C端为缬氨酸。由野生型分离出两种单碱基突变的菌株,它们合成的这种蛋白质C端分
别变为丙氨酸和亮氨酸。C端为丙氨酸的突变株经过另一单碱基突变,新突变株合成的这种蛋白质C端变为谷氨酸。试根据这些资料推测野生型细菌中为缬氨酸编码的密码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用T4噬菌体rⅡB突变体进行的实验中,Crick和Brenner将不同的单碱基插入或单碱基缺失突变重组到单一基因型的
菌株中。大多数双重突变体为野生型,而其他仍然是rⅡB突变型,解释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用HindⅢ消化鼠的基因组,用某探针获得一个简单的RFLP,包含1.7 kb和3.8 kb两个片段。一个弯尾的杂合
体老鼠,用以上方法获得的RFLP也是杂合体。该鼠与一个只显示3.8 kb片段的野生型老鼠杂交,40%的弯尾后代是3.8 kb等位基因的纯合体,60%是3.8 kb和1.7 kb的杂合体。 (1)如果弯尾基因和RFLP连锁,画出亲代和子代的染色体。 (2)在野生型后代中,预测会有怎样的RFLP类型?比例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