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大约有1000种基因共有,称为核心基因组。()

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大约有1000种基因共有,称为核心基因组。()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大约有1000种基因共有,称为核心基因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已测序的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中带有未知功能的基因。()
已测序的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中带有未知功能的基因。()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真核基因组比原核基因组大得多,大肠杆菌基因组约______bp,哺乳类基因组在______bp数量级;大肠杆菌约有_____
_个基因,人则约有______个基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大肠杆菌菌株A有一个涉及复制起始的基因呈温度敏感突变[dna-(Ts)];这个菌株也是Lac-。当这种细菌涂布在琼脂

大肠杆菌菌株A有一个涉及复制起始的基因呈温度敏感突变[dna-(Ts)];这个菌株也是Lac-。当这种细菌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在42℃条件下不能形成菌落。菌株B是野生型,含有可传递的性因子F'lac。菌株A和B交配,并筛选到表型Lac+Dna-(Ts)的细胞(菌株C)。它们在42℃条件下也不能生长,以每代约0.8%频率分离Lac-Dna-(Ts)细胞。在42℃条件下,虽然由A培养物形成菌落的频率是10-6,而菌株C的温度抗性回复子的频率为10-4;这些存活细胞也失去了分离的Lac-细胞的特性。试解释菌株C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菌株C含有dna-(Ts)等位基因吗?对于大肠杆菌dnaA或dnaE基因的突变体菌株,能出现这种现象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______质粒因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而得名,该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大肠菌素是一种细菌蛋白,只杀死近
缘且不含______质粒的菌株,而宿主不受其产生的细菌素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现分离了四种新的大肠杆菌Hfr菌株,通过中断接合实验,针对每一菌株确定了高频转移的标记基因和它们进入F-受

现分离了四种新的大肠杆菌Hfr菌株,通过中断接合实验,针对每一菌株确定了高频转移的标记基因和它们进入F-受体的时间分别为(表Q20.1):

表Q20.1标记基因及其进入F-受体的时间

Hfr1Hfr2Hfr3Hfr4

标记基因和第一次

man

13

mal

29

lys

16

pur

6

进入的时间/min

trp

6

met

14

arg

9

trp

3

his

23

thr

4

mal

2

thr

31

pur

3

uvr

20

his

32

lac

23

gal

14

注:(gal、lac、mal、man:不能发酵半乳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糖;arg、his、met、trp:生长需要精氮酸、组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嘌呤和色氨酸;uvr:紫外线敏感。)任何没有给出的标记都是不能高频转移的

上述数据能够说明大肠杆菌的染色体是环状的吗?以分钟表示图距构建一个大肠杆菌染色体的连锁图。假定整个染色体用了100min转移,而且苏氨酸被认为位于0min或100min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一个带有麦芽糖酶基因(mal)的F'因子。将F'mal+引入F-mal-菌株。这样所产生的细胞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一个带有麦芽糖酶基因(mal)的F'因子。将F'mal+引入F-mal-菌株。这样所产生的细胞多数能转移F'mal+到F-细胞中,偶然有些细胞可以从mal-基因开始把整个细菌染色体转移到F-中。这些细胞可分为两类:(a)转移mal+很早,mal-很迟;(b)转移mal-很早,mal+很迟。画出F'因子与染色体相互作用的图,表明(a)型细胞最大的可能是如何产生的,(b)型细胞又是如何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________质粒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而得名,该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大肠菌素是一种细菌蛋白
,只杀死近缘且不含________质粒的菌株,而宿主不受其产生的细菌素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图10-2-23表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一个基因定位区域。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缩写符号是:arg,精氨酸;lac,乳糖;pro,

图10-2-23表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一个基因定位区域。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缩写符号是:arg,精氨酸;lac,乳糖;pro,脯氨酸;tsx,对T6噬菌体的吸附;pur,嘌呤;y,lac透性酶;z,β-半乳糖苷酶;o,操纵基因;i,阻遏物;a和b,在嘌呤操纵子中的基因。从Lac+Pro+Tsx-s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分离到表型为Lac-Pro-Tsx-r的一步变体(one-step mutant)。这个突变体具有下列性质:①在无乳糖存在时,如果没有嘌呤,就合成透性酶;但如有嘌呤则不合成(注:当有嘌呤存在时,嘌呤操纵子受到阻遏);②如果有嘌呤存在,透性酶不能被乳糖诱导。③在任何情况下都未观察到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于这点,突变体呈Lac-表型。试解释该突变体的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大肠杆菌Q是recA-(即细菌重组缺陷),含λ原噬菌体的一小部分片段J基因和原噬菌体附着位,J基因是突变的,它编码

大肠杆菌Q是recA-(即细菌重组缺陷),含λ原噬菌体的一小部分片段J基因和原噬菌体附着位,J基因是突变的,它编码h的性状。野生型λ不能吸附于λ抗性菌株K/λ,而带有h标记的突变型λ不能够吸附。若将λcI突变体涂布在以1:3混合而成的Q和K/λ菌苔上,得到的噬菌斑虽略显混浊,但仍清晰可见。从噬菌斑回收的许多噬菌体可以在K/λ上形成噬菌斑。将诱变处理过的λcI-原种培养在上述混合菌苔上,可以发现某些噬菌斑非常混浊,几乎看不清。这些噬菌斑中不含能在KλcI上形成噬菌斑的噬菌体。试问这些产生非常混浊噬菌斑的噬菌体可能呈怎样的基因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分离出某一Trp-的菌株,对其Trp基因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下图: 野生型菌株的mRNA序列

分离出某一Trp-的菌株,对其Trp基因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下图:

野生型菌株的mRNA序列为:5’一UAGAUAAGGAAUGUAAGAUAUUACUGAAUUUAAC一3’,那么突变体的序列是什么?与野生型相比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将Hfr菌株与F-菌株混合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搅拌后接种到含有链霉素的几种不同培养基上,测定形成了什么样

将Hfr菌株与F-菌株混合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搅拌后接种到含有链霉素的几种不同培养基上,测定形成了什么样的重组体(链霉素可杀死所有的Hfr菌株),进而进行基因定位的试验是______试验。如果两个基因间的转移时间小于2min,则应采用传统的______进行测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