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科学> 环境生物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大肠杆菌菌株A有一个涉及复制起始的基因呈温度敏感突变[dna-(Ts)];这个菌株也是Lac-。当这种细菌涂布在琼脂

大肠杆菌菌株A有一个涉及复制起始的基因呈温度敏感突变[dna-(Ts)];这个菌株也是Lac-。当这种细菌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在42℃条件下不能形成菌落。菌株B是野生型,含有可传递的性因子F'lac。菌株A和B交配,并筛选到表型Lac+Dna-(Ts)的细胞(菌株C)。它们在42℃条件下也不能生长,以每代约0.8%频率分离Lac-Dna-(Ts)细胞。在42℃条件下,虽然由A培养物形成菌落的频率是10-6,而菌株C的温度抗性回复子的频率为10-4;这些存活细胞也失去了分离的Lac-细胞的特性。试解释菌株C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菌株C含有dna-(Ts)等位基因吗?对于大肠杆菌dnaA或dnaE基因的突变体菌株,能出现这种现象吗?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大肠杆菌菌株A有一个涉及复制起始的基因呈温度敏感突变[dn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图10-2-23表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一个基因定位区域。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缩写符号是:arg,精氨酸;lac,乳糖;pro,

图10-2-23表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一个基因定位区域。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缩写符号是:arg,精氨酸;lac,乳糖;pro,脯氨酸;tsx,对T6噬菌体的吸附;pur,嘌呤;y,lac透性酶;z,β-半乳糖苷酶;o,操纵基因;i,阻遏物;a和b,在嘌呤操纵子中的基因。从Lac+Pro+Tsx-s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分离到表型为Lac-Pro-Tsx-r的一步变体(one-step mutant)。这个突变体具有下列性质:①在无乳糖存在时,如果没有嘌呤,就合成透性酶;但如有嘌呤则不合成(注:当有嘌呤存在时,嘌呤操纵子受到阻遏);②如果有嘌呤存在,透性酶不能被乳糖诱导。③在任何情况下都未观察到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于这点,突变体呈Lac-表型。试解释该突变体的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转录复合物在DNA复制过程中是否仍能与DNA保持结合的关系。如果是这样,它将作为一种生物记忆,允许子细胞继承
亲本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为了验证此想法,可在非洲瓜蛙(Xenopus)5SRNA基因上装配一个有活性的转录复合物,而Xenopus 5SRNA基因本身存在于质粒中,诱导它进行复制,然后在复制的基因上检测转录。这些步骤都可在体外实现。

为了区别复制和未复制的模板,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pnI,MboI和ScuBA),它们对于所识别序列GATC的甲基化的敏感性不同(如图13-3-52所示)。这个序列一旦在5SRNA的起始处出现,并且如果DNA在这个位点被切割,转录就不能发生。如果模板在野生型大肠杆菌复制,GATC序列的两条链中的A都被细菌中的Dam甲基化酶甲基化,完全甲基化DNA在体外的复制产生子代双螺旋,在第一轮复制中,只有一条链被甲基化,而在以后的复制循环中DNA就无甲基化。你的想法起始于完全甲基化DNA和诱导它在体外进行复制,然后分析用DpnI处理过的复制DNA上的转录。DpnI只切割未复制的完全甲基化DNA,但是它不能切割复制的DNA。因而它对转录有保护作用。

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起作用,可构建一个比正常的5SRNA基因略长的基因(大基因),它的RNA转录产物与正常5SRNA基因的转录产物很容易区别(如图13-3-52A所示)。然后将完全甲基化的大基因同甲基化或未甲基化的正常基因混合,在用DpnI、MboI和Sau3A消化前后分别检查它们的转录。限制性内切酶的专一性如图13-3-52A所示。为了验证复制对转录的影响,在完全甲基化的大基因上装配一个转录复合物,诱导复制,并在用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前后分别检查转录活性,结果如图13-3-52B所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Hfr菌株中的连锁图是以分钟(min)为单位计算而来的(基因间的分钟数表示在接合中由前一个基因到

在Hfr菌株中的连锁图是以分钟(min)为单位计算而来的(基因间的分钟数表示在接合中由前一个基因到后一个基因所需时间),在绘制这样的图谱时,微生物遗传学家假定细菌染色体以一个恒定的速率由Hfr向F-菌株转移,即在靠近转移起始处相隔10 min的两个基因间的物理距离,与在靠近F因子固定端的两个相距10 min的基因间的物理距离相同。试提出一个严谨的实验来证明该假设的正确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已测序的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中带有未知功能的基因。()
已测序的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中带有未知功能的基因。()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有一个λ突变体,在大肠杆菌菌株A上形成透明的噬菌斑,在菌株B上形成混浊的噬菌斑。怎样解释这种差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大肠杆菌Q是recA-(即细菌重组缺陷),含λ原噬菌体的一小部分片段J基因和原噬菌体附着位,J基因是突变的,它编码

大肠杆菌Q是recA-(即细菌重组缺陷),含λ原噬菌体的一小部分片段J基因和原噬菌体附着位,J基因是突变的,它编码h的性状。野生型λ不能吸附于λ抗性菌株K/λ,而带有h标记的突变型λ不能够吸附。若将λcI突变体涂布在以1:3混合而成的Q和K/λ菌苔上,得到的噬菌斑虽略显混浊,但仍清晰可见。从噬菌斑回收的许多噬菌体可以在K/λ上形成噬菌斑。将诱变处理过的λcI-原种培养在上述混合菌苔上,可以发现某些噬菌斑非常混浊,几乎看不清。这些噬菌斑中不含能在KλcI上形成噬菌斑的噬菌体。试问这些产生非常混浊噬菌斑的噬菌体可能呈怎样的基因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像大肠杆菌那样的细菌中,DNA的合成过程出现两种类型起始。在一轮复制中利用①RNA聚合酶和利用②引物酶起始的
次数分别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大肠杆菌染色体的起始点示于图6-3-27中的基因定位图上。试问从基因A到基因G的复制次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你得

大肠杆菌染色体的起始点示于图6-3-27中的基因定位图上。试问从基因A到基因G的复制次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你得出该结论的假设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细菌培养物接触诱变剂MTG后,经常会产生彼此邻近的双突变体。像普通诱变剂一样,产生远距离双突变体的频率很低
。从需要某种氨基酸和能利用3H-胸腺嘧啶(对DNA专一的标记)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可以获得如图7-3-30A所示的数据。如果所需要的氨基酸还未被移去,则得到的数据如虚线所示。将一种需要营养物质A、B、C…的细菌就所需要的某种氨基酸饥饿两代。然后恢复供给氨基酸,以两分钟间隔加入MTG(有足够时间供突变形成)。当培养物进行回复试验时,发现回复率增加了约100倍;可是,对任何一个时间间隔都只有一种基因显现较高的回复率。而且,回复率增加的时间顺序在大肠杆菌环状基因图谱中沿着由随机点开始的基因位置的顺序。也就是说,如果基因图谱是如图7-3-30C:所示环状的,在各基因A、B、C…所呈现的回复率增加的时间能够得到如图7-3-30B中的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假设一菌株经化学处理改变了基因上一个单一位点的特定腺嘌呤,因这一改变,经DNA和RNA聚合酶作用后该腺嘌呤变
为鸟嘌呤,在之后的几轮DNA复制后,DNA分子上原来的AT碱基对变为GC对,如果该菌株该处的改变会产生无功能产物,那么在DNA复制前,应采用哪两种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基因dna编码聚合酶,使它在大肠杆菌中合成DNA。惟一已知的dnaE-突变体是温度敏感的,即复制在30℃是正常的,但在

基因dna编码聚合酶,使它在大肠杆菌中合成DNA。惟一已知的dnaE-突变体是温度敏感的,即复制在30℃是正常的,但在42℃就不合成DNA。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