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尔雅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翦伯赞认为对于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性质讨论的社会大论战双方都忘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单一性。()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翦伯赞认为对于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性质讨论的社会大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世纪80年代谁率先写文章提出复兴社会史研究?

A.陈梧桐

B.翦伯赞

C.冯尔康

D.顾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作者是:()

A.翦伯赞

B.夏鼐

C.拉铁摩尔

D.王明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中国秦代之后就是资本主义是()的观点。

A.陶希圣

B.郭沫若

C.刘仁静

D.翦伯赞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广告媒体?有人说这些新媒体的出现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你对
这句话认同吗?请谈谈自己的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研究了解历史的途径,一个是文献史料,另一个是学术性作品。在下列四部学术性作品中,规模最大的是:()

A.范文澜《中国通史》

B.郭沫若《中国史稿》

C.白寿彝《中国通史》

D.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
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如何认识和评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______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______阶段,20世纪6
0年代至今的______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始于()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

B.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涌现出的饮誉中外的科学家有:()。

A.苏步青

B.钱学森

C.钱三强

D.童第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